1. 首页 > 星座查询 > 文章页面

李宗仁的八字解析(桂林有哪些名人)(李宗仁算命看相经历)

日军翻译官冒险,发出八字情报,因此台儿庄大捷,事后只字未提 李宗仁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尴尬的“神操作”历史上,有哪些你认为值得敬佩的枭雄呢桂林有哪些名人

我来说一个春秋历史上的“神操作”。

中国头号 汉奸 ,娶日本妻花日本钱,还用8个字杀掉2万日军

说话春秋时陈国国王有俩女儿,都长得国色天香。一个嫁给了蔡侯,一个嫁给了息侯。因为陈侯姓妫,所以这两姐妹分别被称作蔡妫与息妫。

公元前685年,息妫夫人想她娘了,就借道蔡国回陈国探亲,顺便去看她姐姐和姐夫。小姨子来了,蔡侯自然是要好生接待。可这一接待,蔡侯不淡定了,那小姨子真是美得稀里花拉,勾得他是口水直流。席间,蔡侯就各种挑逗和纠缠,息妫只好百般应付,假说怕引起姐姐怀疑,让蔡侯在她探亲回来时再找机会与他云雨。

蔡侯信以为真,就让息妫回了娘家。息妫在陈国省亲后,不敢再从蔡国回去了,就悄悄绕道回了息国。

息侯知道自己老婆被蔡侯调戏后非常愤怒,想出兵讨伐蔡国,奈何自己又国小力弱。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派人对楚文王说:来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意思是,你来打我吧,我就去向我老挑蔡侯求救,他来救我时,你就趁机打他,就可以灭了蔡国了。楚文王正在觊觎中原之地,送上嘴的肉自然要吃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按着息侯的主意操作,蔡侯被楚文王给逮住了。蔡侯在被俘后知道了自己原来是被息侯给坑了,心里那个不爽啊,于是也心生一计。蔡侯就在楚王面前极力夸赞自己的小姨子息妫美如天人,是个男人见了她都迈不开腿。楚地本就是蛮荒之地,楚王早就听说中原的女子如何地美艳不可方物,现在又叫蔡侯说得色心荡漾,就借巡游之名来到息国。

息国自然要热情招待楚王了。在宴会上,楚王见到了息妫,果然是国色天香,自己宫中的女人与她比简直就是丑八怪。楚王第二天就以答谢之名,将息侯请到了自己的军营中,酒酣之际将息侯抓了起来,把息妫带回了楚国王宫之中。

可怜的息侯,本为出一口老婆被调戏的恶气,没曾想最后是老婆被别人夺去,连国家都没保住,真是够尴尬的“神操作”啊。

最讽刺的还在后面,这楚王夺了息侯的老婆,没杀息侯,让他去做了守城的士兵。也不知道息侯守着楚王的城门,门里自己的老婆睡在楚王的床上,心里是什么感受?

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荒唐事。

对,我这里说的就是朱温那家子的事。

禽兽老爹朱温,极品儿子们,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荒唐一家了。

朱温这个皇帝,纵意声色。他的儿子们还在外面打仗呢,朱温竟然“常征其妇入侍”,让儿媳妇们进宫陪自己睡觉。

不管是亲生儿子的老婆,还是养子的老婆,都没有逃过朱温的魔爪。更荒唐的是:

他们乐见其成的根本原因是——所有人都想当太子。因此,哪个儿媳妇最受宠,哪个儿子就有可能当太子。

但是,朱温还有一个宠爱的儿媳妇张氏,是朱温亲生儿子朱友珪的老婆,一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不干了,直接泄露给了丈夫。

于是,朱友珪立刻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篡位。

总而言之,这一家子都很荒唐。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都是苦苦地追求权力。当自己的父亲是皇帝的时候,你很难不想当太子,随后当皇帝。因为皇帝,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同时,如果自己不当皇帝的话,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兄弟当上皇帝之后不对自己起杀心呢?纵观历史,为了夺权皇帝,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兄弟给宰了!

今天所要说的便是,后梁太祖朱温。此人还是很有本事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确实是他结束了唐朝的统治。在古代,一般来说都是长子为大,立太子什么的也都是立自己的长子。可是,这个朱温的长子偏偏很早的时候就死了,所以他在立太子的事情上面也是拖了很久,自己的心理其实也是拿不定注意,该立谁当太子。朱温有一个养子朱友文,还有一个儿子朱友珪。

朱温自己也不知道该让谁当太子,没有明确表达要立谁为太子的意思,因此这两人都是极力讨好朱温,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皇位。拿什么讨好呢,竟然就是他们的妻子。

朱温这个人,非常的好色,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然,朱温的老婆张惠还没死的时候,经常管教朱温,朱温很爱张惠,也很听她的话,其好色的本性可以说是被压制了。就在张惠死后,朱温简直是开始放飞自我了,后宫三千佳丽完全不满足,大臣的家眷也被他糟蹋过,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连自己儿子的老婆他都不放过。

最尴尬的是,朱温的两个儿子非常乐意,他们都愿意献出自己的老婆,夺得朱温的欢心,来增加自己的砝码。最后,还是这个朱友文的老婆比较让朱温满意,朱温便打算立朱友文为太子。

这里所说的毛遂,便是成语“毛遂自荐”里面的毛遂。这哥们其实非常的善于交际。当初,最为强大的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论赵国的实力,那是绝对打不过秦国的。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救了,赵国便想到了实力牛逼的楚国。

平原君那是毫不犹豫承担了这次的寻求救兵的任务,他的门下食客还是挺多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原君便打算挑选20人组成队伍,前去楚国,说服楚王,让楚国派兵帮助赵国。挑到第19个的时候,平原君怎么也挑不出一个满意的了。这个时候,毛遂出来,一顿交谈,折服了平原君,便让他也去出使楚国了。

到了楚国后,也是毛遂发挥的作用最大,成功说服了楚王。最终,赵国才没有被秦国所灭。毛遂的名气一下子那是大了起来,平原君也是待他更好了,赵王也开始重用这个毛遂。

没过多久,燕国发兵攻打赵国。这个时候,赵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遂。毛遂一看让自己带兵打仗了,这不是他所擅长的,于是坚持拒绝。可是,这个赵王硬要是毛遂带兵,同时还认为毛遂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不管毛遂怎么拒绝,赵王都是认为毛遂在谦虚,强命毛遂出征。

最终,赵军全军覆没,毛遂自刎了。

既然敢加引号,那这个问题就好玩儿了。

当年姜子牙还没有出山的时候,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去钓鱼,但他用直钩,那哪里钓得上鱼啊,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他老婆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啊,饭都吃不起,在这么下去就要饿死了,成天嚷嚷着要离婚。

姜太公就对她说:“你别这样,终有一天我会成功的,你到时候就等着享福吧。”这个女人不听话,就认定了姜太公没出息,过不下去要离婚。

其实按说这也不怪别人,你天天搞些没板没眼的事情,谁也看不到个希望,怎么会相信有一天你突然就飞黄腾达了呢?所以他老婆真就和他离婚了离婚了,结果没几年姜太公就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被封在齐国,成了齐国的始祖。

这时候他老婆又后悔了,想再续前缘,姜太公早就看透了这个娘们儿的人品,于是他拿起一壶水泼在地上,说你能把这水收回来,我就跟你和好。

泼出去的水怎么可能收回来呢?你当年对我爱答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其实啊,这事儿也不怪他老婆,就跟现在有些男人抱怨女人现实、拜金,其实你自己天天跟家打游戏,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从跟着你那天起就过苦日子,几年过去了还没有改变,凭什么要求女人继续折磨自己呢。你但凡有点上进心,努力工作,离婚这个事儿也不是说离就离的。

秦惠文王是个很厉害的君主,他继承商君变法,又重用张仪,远交近攻,让秦国从边陲小国变成可以称霸中原的强国。

惠文王死后,武王荡即位,这秦武王就非常看不惯父亲搞外交那一套,今天跟这儿结盟、明天跟那儿联姻,一点血性都没有,他上位就一件事,打。看谁不顺眼打谁。

秦武王不光爱打仗,他自己也勇武有力,历史上评价他是身高体壮,孔武好战。

一生放荡不羁爱打架的秦武王,这天来到了周王畿,这里摆着9个大鼎。这些鼎可不是普通物件儿,九鼎代表九州,就是天下,不是有个词叫问鼎天下吗,就说的这九个鼎。

秦武王仗着国力强盛,自己又非常英勇,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他冲到鼎前就说老子要把它举起来。这可是非常不敬的举动,暴露了武王问鼎天下的野心,可是周天子能怎么办呢。

武王说到做到,摆好架势就把鼎举起来了,可是那鼎多重啊,哪是人力可以承受的,最后秦武王被鼎压断了小腿骨,古代医疗条件又不好,没几天就死了。

这是真正的神操作,秦国当时虽然通过秦孝公和惠文王两代人的努力,变得富强了,但毕竟刚刚崛起,并不具备问鼎的实力,一直到后来昭襄王几十年的努力,才真正算得上是称霸战国,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后由秦始皇横扫六合。

秦武王确实是高估自己和秦国的实力了,周朝天数未尽,岂能容你随意问鼎呢?

想当年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青年,情窦初开的年纪,深深暗恋上了隔壁班小红。在哥们儿的怂恿下,我写了人生的第一封情书,并在上午第二节下课,课间操的时候,鼓起勇气交到了小红手里。

小红其实不叫小红,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她的真名,只是那天我递给她情书的时候,她的小脸像个红苹果一样好看,我便叫她小红。

小红红着脸接过情书,都没好意思看我,便转身跑进教室了……不对,是跑进班主任办公室了……

小红的神操作,让我终身难忘。

和大家分享一下。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日本大阪第四师团的神操作。说到大阪师团不得不提到他们内部的三不要原则,第一条是不要主动追击逃跑的敌人;第二条是不做无谓的牺牲;第三条是不参加不合理的战争。这有一个例子,话说当年李宗仁被围,好不容易杀出血路突围出去之后已经是人困马乏,战力大损。谁知在逃亡途中遇到装备精良大阪第四师团,原以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谁知第四师团官兵自顾自的生火做饭,对李宗仁所部视而不见。在他们的心中所谓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帝国主义神马的根本不存在。唯一重要的就是自己小命和小钱钱。

不好意思扯远了,下面来介绍一下日本大阪第四师团的神操作。在日本国内大阪第四师团就不本分。第一个神操作,据说有一次,一个大阪第四师团的二等兵兵因为在市中心闯红灯,与当地警察发生了冲突。结果第二天大阪第四师团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就带人去把当地公安局给砸了。这还不算啥,要来说一说第二个神操作,在说之前先提一下第四师团奇葩的核心成员,第八联队,那可是第四师团中神操作的翘楚。大战前官兵集体装病。话说其他联队接到命令后都准时出发了,唯有大阪第四师团第八联队迟迟不动,原因是师团内患病人数激增,而患病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一些老兵油子早就以生病为由住院去了。每天吃着牛肉罐头还劝在医院诊治的伤病不要那么拼命。气的各个联队长亲自坐镇医务室,才勉强组织部队出发。

到了中国还真是给日本人长脸,那神操作一波接着一波。因为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中的军人大多是大阪的贩夫走卒,做生意是一把好手,曾多次把军队中的军火卖给八路军谋取利益。原则上只要价钱美丽,节操都可以给你。开个小玩笑,不过第四师团真不愧是生意人,做起生意来一套一套的,有军火卖军火,没军火呢?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当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愿意投降的军队不同,大阪师团又来了一波神操作,一早就屁颠屁颠的投降事宜准备好,就等着美军来接受投降了。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到日本,对就是兴高采烈你没看错。更奇葩的是第二天大阪师团就有人跑到美军的军营,整齐的摆开摊位,出售战争纪念品。

1982年,四川省巴中县农民张清安在大巴山称皇帝,定国号为皇清,同时册封了官员和后妃,张清安率领随从十几人,在“御驾亲征”途中,被警方一举击溃。

1982年6月,张清安编写了4万多字的《天律森令》,内容涉及国令、国法、国政、国史、信财、三乘九品和薪玉案等7个部分,算是他的“建国大纲”,同时盖有“皇清玉印”和“清相府印”的印章。

1982年7月2日,张清安在一农院内自行称帝,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雷姓女子、易姓女子为皇妃,同时册封他的帮手廖桂堂为副皇帝(闻所未闻的副皇帝)。张清安还任命了各种各类“官员”50多人。

张清安甚至还册封蒋介石为威国王,那时蒋介石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1982年10月,张清安为了鼓舞士气,决定“御驾亲征”,他带着10几人的队伍在向巴中县城“进军”途中,遭警方截获并一网打尽。

1982年12月底,张清安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廖桂堂有期徒刑20年。

讲讲老蒋在淮海战役中的神操作吧。总体来说就是八个字,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然而这正是兵家大忌!

更坑的是,他还有一个啥都不管的猪头司令刘峙,以及只知道机械执行命令的副司令和实际主帅杜聿明。

毛主席和刘邓,陈老总,粟总都没想到,老蒋和杜聿明一波神操作,硬是让解放军把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把老蒋的嫡系给一锅端了。

1948年11月11日,杜聿明就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此时距粟裕华野南下,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围已过去三天,而杜可指挥的兵力包括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黄百韬,刘汝明七个兵团和地方部队近八十万人马,堪称神装满级,完全可以和中野,华野一战。

11月5日,杜聿明在南京参加军事会议,提出让黄百韬兵团固守十天,命黄维和邱、李兵团集结后平推中野六个纵队,再回头解黄兵团之围。这一计划其实是可行的,因为事实证明黄百韬当时支撑了13天,如果刘邓中野被击退,粟裕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结果老蒋说:不,你要给我先救黄兵团,带上邱李去刚粟裕。

粟裕是四十万人,邱李黄一共三十万人,加上邱清泉李弥有意保存实力,增援进展缓慢。11月22日,华野攻占碾庄,黄百韬GG。

另一头黄维没等到队友,被中野节节阻击,进展缓慢,17天走了200公里,11月25日走到双堆集,走不动了。因为中野刘邓已经在前面布好了口袋阵等他钻。

这时候黄维是打是撤下不了决心,又开始等老蒋的指示,但老蒋的指示始终没来。11月29日,中野对黄维完成合围。

此时杜聿明又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固守徐州,徐州城坚池深,给养充足,又有近四十万人马,解放军一时也奈何他不得。二是全军从徐州突围到西边的永城,再南撤阜阳重新集结。两个方案都不包括救黄维:黄兵团保不住了,能保住徐州剿总这点本钱就不错了。划重点:这里杜聿明明确告知老蒋:走就不要打,打就不要走!

老蒋同意他第二个方案,11月30日杜聿明率孙李邱三个兵团从徐州出发,以交替掩护的方式西撤。

12月3日,老蒋的命令又来了,这次是让他不要西撤,转向东边救黄维!

此时杜聿明心中对老头子估计也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刚跟你说了走就不要打!老家都要保不住了你让我去救一塔?但是杜聿明还是执行了老蒋的命令,全军从西向东南推进,12月4日,攻到离黄维50多公里的陈官庄,推不动了。

12月15日,中野,华野会师攻占双堆集,黄维GG。而此时杜聿明也已经动弹不得了。

1949年1月10日,解放军全歼杜聿明集团,杜聿明GG。

也许没有老蒋的连续瞎指挥和杜聿明的唯命是从,淮海战役的战果会大不一样。但是历史的结局还是一样的,因为毛主席,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

这事儿得从当年那群半裸的肌肉男说起,对,就是那群自称斯巴达的家伙。那一年他们首先在国王列奥尼达的带领下,在温泉关硬挡了波斯大军三天,然后全部挂掉。之后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他们弄出了10万人的大部队,把波斯人一通暴打。当时带领这群斯巴达的就是普萨尼亚斯,一个斯巴达代理国王之一,让人无力吐槽的是那时候斯巴达有两个国王,而且是选举出来的。

公平的说那场10万对10万的普拉提亚决战,斯巴达赢的非常侥幸,因为波斯主帅几乎没有犯任何错误,对于骑兵的运用也可以说出神入化。只是出了一点小意外,开战后不久波斯主帅玛尔多纽斯身先士卒,带头冲击了斯巴达军阵,然后就愉快的挂掉了。波斯那种奴隶部队在主帅挂掉后直接崩了。

因为这一战普萨尼亚斯成了斯巴达的英雄,享受国民的拥护。志得意满的老普开始幻想自己能够统治整个希腊,可惜他现实中他连斯巴达城邦都搞不定。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老普决定找一个强力外援,他很快找到了,波斯统治者薛西斯一世。没错,就是在温泉关被列奥尼达糊了一脸那个自大狂,再简单点说老普这败家孩子通敌了。

但这世界哪有不透风的墙啊?老普总往海那边写信还没人回信的逗逼行为很快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然后那哥们还很不道德的把一封信给拆开偷看了。这一看可不得了,老普玩的超级大,他居然准备策反斯巴达的希洛奴隶。通过许诺给他们自由来推翻斯巴达的残暴统治,这货准备自己造自己的反,我实在看不出来在公元前遥远的爱琴海岸上,居然有一位无产阶级斗士,可喜可贺,可敬可叹,恩,这货这波操作简直可以直接封神。

可惜这位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策划败露,老普只好跑路。问题是哪那么好跑啊?周围全是人啊!要说老普不愧是一代名将,善于在绝境中找到希望。这哥们一个弯道跑进了雅典娜神殿,在那年月神殿里是不允许发生任何伤害行为的,否则就是亵渎神灵。跑进神殿的老普狂跳的小心肝终于平息,回头开始嘲讽追杀者,来!哥们就在这,谁动我一根手指试试?

要说老普这波操作确实牛逼,那群脑子都是肌肉的斯巴达蛮子还真拿他没办法,只能看着他在神殿里嘚瑟。可惜老普忘了一句名言,装逼招雷劈,而且他忘记了自己无上的智慧来自家庭教育。当时老普的娘亲还健在,目睹了这不孝子的一系列逗逼行径后,她默默的搬来了一块大石头放在神殿门前。之后好几千号人共同默默的搬来了无数块大石头,把神殿的门窗堵了个水泄不通。十几天后,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一代名将普萨尼亚斯就这么活活的饿死了,留给后人一声长叹。

这事儿总结起来真的非常复杂,首先装逼招雷劈的千古真理不容挑战;其次一定要做个孝顺孩子,不然后果很严重;第三写信最好用密码,不然一定会泄漏,比如前几年那个叫希拉里的老太太;最后,跑路一定要带足食物和饮水,被饿死实在太惨了。

历史上有哪些“神操作”,我来说说我知道的两个

一、不信邪的唐敬宗

话说咱们的这位唐敬宗本来就是个玩世不恭的主子,还偏偏不信邪!有次唐敬宗突然想去骊山游玩,身边的大臣赶紧劝阻:以前就有周幽王游玩骊山回来就亡国了,秦始皇葬在骊山结果秦二世而亡,这远的不说,就说咱之前的唐玄宗去骊山玩回来不也爆发了安史之乱吗?所以不能去啊!

唐敬宗一听,更来劲:那我倒更要去看看这个骊山是不是真的那么邪乎了!然后不顾大臣的反对,前往骊山。回来没多久,被身边的宦官所杀!

二、极富喜感的晋景公

《左传》里记录了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说有个算命的给晋景公算命说,他活不过今年吃新麦的时候。结果自己还真活到了吃新麦,就把这个算命的叫到跟前,一边吃新麦一边说:你算的不准,我不是活下来了。

还没吃几口,突然觉得肚子疼痛难忍,就跑去上厕所,然后掉茅坑里淹死了。书中记录: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更尴尬的在后面,晋景公身边的一个太监,准备把他的尸体背出来,结果也掉茅坑里淹死了。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你的阅读和评论

韩复渠摆的“火羊阵”,可谓战争史上经典“神”操作之一。

1925年底,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国奉战争。冯玉祥这边的先锋是韩复渠,张作霖那边是李景林和张宗昌。

两军第一次短兵相接,韩复渠来了次夜袭,第二天李景林就集中大军把韩复渠给“爆啐”了一顿。然后,双方进入拉锯战,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

于是,韩复渠开始想鬼点子。

彼时,正处于寒冬腊月,天气特别冷。李景林为了防止韩复渠的突然袭击,挖了很多又深又宽的壕沟,还特意在壕沟里铺上厚厚的干草以御寒。

韩复渠探知此消息之后,立刻就想到了用“火攻”——将李景林的壕沟给点着了,此战岂不胜之甚易?可是,敌人有机枪、大炮,根本就近不了身,如何才能把壕沟里的干草给点着呢?

要不怎么说,韩复渠熟读兵书呢!韩将军立刻就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田单以火牛阵破齐军。既然田单可以用此法破齐,我韩某为什么不能用此法?若是成功,当彪炳史册也!

想到这里,韩复渠甚至觉得,胜利已是囊中物。

唯一的问题是牛太贵,冯玉祥又是有名的“穷鬼”,没有买牛的经费怎么办?思来想去,韩复渠决定用羊代替牛。一来,羊体积小易躲开敌人攻击;二来,羊便宜。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韩复渠就带着几个手下到附近的牲口集市,去买羊。等到天黑时,韩将军已经买了近300只羊!然后,悄悄地把羊运送到前线,在羊尾巴上绑上蘸煤油的棉花,然后点燃,并驱赶这些羊奔向李景林的阵地。

李景林当时也纳闷儿,黑灯瞎火的,对面怎么就那么亮呢?

仔细一瞧,那一大群窜过来都是啥!!!还带着“咩咩”的叫声,屁股上还发着火光,难不成是“萤火羊”?

李景林还没反应过来,只见那一群羊已经冲了过来,一个挨一个掉进壕沟。

羊群后面,跟着一大帮韩复渠的西北军官兵。不用想,韩复渠肯定是想借着“火羊阵”将奉军搅乱,然后趁乱将李景林连窝端了。

“火羊阵”冲入壕沟之后,因为壕沟太深,羊出不来。加之壕沟里铺了厚厚的一层干草,形成了一道火墙,羊在壕沟里窜来窜去,最后一个个都被烧死。西北军冲过来时,恰好被壕沟里的火光映到。

这时,李景林才反应过来,原来韩将军玩的是火羊阵呀!

于是,李景林下令奉军立刻射击。结果不言而喻,西北军大败,韩复榘赶紧下令撤退,这才没有损失更多。

第二天天蒙蒙亮,韩复渠正在懊恼前日的战败时,忽然听到李景林那边儿派来使者,送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韩复渠看到此信,给气的一天没吃饭。

更尴尬的是,当时韩复渠的军中还有几名苏联军事顾问,是冯玉祥专门请来给韩复渠出谋划策。然而,韩复渠在使用“火羊阵”之前,并未和苏联顾问商量,这件糗事最后就是这位苏联顾问记载下来的。

从此以后,韩复渠再也不敢用什么“火羊阵”,乃至于不敢乱用古代的兵法,这个“火羊阵”简直将他的脸丢尽了。想·

老吴清朝秀才出身,早年在北京街头摆摊算命,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混饭吃,所以人称吴瞎子,后来袁世凯小站练兵,吴佩孚投靠北洋大佬曹锟,虽然骑马打枪样样不行,却在参谋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曹锟平步青云,吴佩孚也随之鸡犬升天,当了旅长。

1918年左右,吴佩孚见曹锟倒台,又投靠段祺瑞,此后拥兵自重,1919年追随徐世昌,通过直皖战争打败段祺瑞,到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败张作霖,占领陕西,河南,两湖,江苏,山东,俨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因此声名狼藉。

到1924年,吴佩孚已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手下大军数十万,盘踞洛阳,节制十八省诸侯,两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一度成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1924年,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败于张作霖之手,虽然仍占据中部五省,但声势已大不如前。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吴佩孚虽兵力数倍强于对手,却仍然一败涂地,不得不逃入四川,投靠杨森。1931年,四川爆发军阀混战,吴佩孚北上北平,寻求老对手张学良保护,从此不问世事,并终老于北平。

老吴虽然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是个不折不扣的枭雄,但在民族大节上毕竟毫不含糊,始终不肯接受日本人的拉拢。他早年在日俄战争中就见识过日本人的残忍和野心,从此对其防备甚深。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进一步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1932年,日本特务荒木代表日本政府拜访吴佩孚,愿奉送步枪10万支、机枪2000挺、大炮500门、子弹若干给吴佩孚,此外并助款百万作军费帮助玉帅东山再起,但吴佩孚拒绝说:

“我曾有枪何止10万,有钱何止百万,尚且一败涂地,可见成败之机,不在此处,若我举外债,引外援,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人的事只能我们中国人自己办,你的盛意我不敢领。”

1932年,吴佩孚回到北平,张学良到火车站去接他,吴佩孚当面质问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为何不抵抗。张学良说实力不足,打不过,又说中央政府有命令不能抵抗。吴佩孚不屑一顾,道:

“军人最大的实力,就是一个“死’字!,有命令也不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真丢你老父的脸。国仇你不报,家仇你不报,你父亲的棺材要竖起来了!

为了让吴佩孚出山为日本做事,日本人威逼利诱各种法子都用了,甚至还让汪精卫来劝说,但吴佩孚就一句话:让我出山可以,日本必须退兵,由我来恢复法统。

日军见软硬兼施均不能得逞,遂下定决心除掉吴佩孚,于1939年12月4日将其毒死,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纵观老吴一生,争权夺利,生灵涂炭的坏事没少干,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亦不少见,唯有宁死不当日本人傀儡一事值得称道,如果他肯当汉奸,那也没有汪精卫什么事了。

1946年12月,国民政府为老吴举行国葬,李宗仁主持,蒋介石赠挽联称:“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也算是死后哀荣备至。

桂林名人

李天佑( 1914-1970)

广西临桂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排长、特务连连长,红三军团第五十八团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团长、师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十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副师长、第四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副旅长、代旅长。一九三九年赴苏联学习军事。解放战争时期,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军长,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陈宏谋(1696--1771),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春,中恩科试第一名举

人。系清乾隆帝的重臣东阁大学士。先后任甘、晋、陕、鄂、赣、闽、湘、苏两省巡抚,两广、湖广

总督。陈宏谋一生致力发展生产,不畏权贵,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故里为诸峰环绕,“风水”传说

颇多。陈氏家族,世代功名不断,五代连科,翰林连袂,自陈宏谋起的190年间,陈氏家族科甲曾有

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进士4名、解元2名、举人26人、贡生9人、凡35人。

王半塘(即王鹏运,1849-1904)年,桂林临桂县人,自号“半塘老人”,他是我国近代有名的词学

家,著有《半塘定稿》3卷,《剩稿》1卷。他伤国忧时,发而为词,是清代词坛之大师之一。

马君武(1881-1940)桂林人,生于恭城。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爱国诗人。早年

就读于体用学堂,后留学日本和德国,是中国留学生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追随孙中山先生

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长、上海大夏大学、中国公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广西大

学等校校长。马君武学识渊博,懂英、法、德、日四种外语,翻译过许多世界名著和工程技术等专著

,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为祖国培养造就人才作出了贡献。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桂林临桂县两江乡人,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上将衔,1948年任国民

党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任代总统,12月移居美国。1965年7月回国。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有官邸在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6号。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11月中旬,李宗仁曾在此居住办公。其旧

居在临桂县两江乡。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

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上将衔。1949年飞往台湾,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区

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近处有公馆。

王维俭女,运动健将、高级教练员。广西桂林市人。生于1947年。1958年入桂林业余体校,同年被选入广西技巧队,1959年参加第1届全运会技巧比赛后,调入国家体操集训队,改为体操运动员;1963—1972年连续在全国体操比赛中蝉联个人全能冠军,同时每年都获得2—4枚金牌;1963年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夺得个人全能、自由体操、平衡木、跳马4枚金牌;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体操比赛中是获得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并获得个人全能和4个单项共6枚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在亚洲体操比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1963年荣立特等功;1964年获运动健将称号,荣立一等功,1975年任国家体操队教练员,培养了马文菊、黄群等一批全国冠军和参加世界体操大赛的优秀选手。1980年获高级教练员称号。1988年曾任第11届亚运会集资部副部长。现兼任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司长,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女子少年运动训练法》等3篇文章。

姓名:莫慧兰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07.11

身高:150cm

国籍:中国

籍贯:广西桂林

莫慧兰简介

1985年7月,莫慧兰进入广西桂林体操学校,1990年12月进入国家体操队。1994年10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莫慧兰一人独得团体、平衡木、自由操、跳马和高低杠五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莫慧兰获得跳马银牌。莫慧兰高低杠上的“团身前空翻越杠抓杠”动作被国际体联称为“下世纪”动作,并被命名为“莫式空翻”。

曹邺

【曹邺】(约816~875)唐代诗人。字业之,一作邺之。广西桂林人。自幼聪颖,勤于攻读。唐大中四年(850)中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礼部郎中、吏部郎中、洋州刺史。后辞官南归,迁居桂林城北阜财坊,以读书、写诗、教馆自娱。其诗多吟咏故乡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乡土气息浓郁,如《题广福岩》、《东郎山》、《西郎山》、《东洲》、《迁居桂林寄阳朔友人》等。其故居在阳朔县城北面的龙头山和北鹿山之间。后人在其故居处修造了曹公祠堂、曹公书院。据传及第前曾在天鹅山下石岩读书,后此处被辟为曹邺读书岩。岩口存有民国年间朱谟题的"曹邺读书岩"5字榜书及明朝解缙的《曹邺读书岩》诗刻。有诗集3卷,后只存2卷,《全唐诗》收其诗108首。�

曹唐

【曹唐】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字尧宾。广西桂林人。初为道士,后还俗,举进士不第(一说于唐太和或大中年间进士)。咸通年间(860~873)为使府从事。工于诗,尤以游仙诗著称。常遨游名山大川,寻仙访道,写有诗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共148首。其中小游仙诗占98首,大游仙诗50首。其诗想象力极为丰富,对景物的描述栩栩如生,贴近自然。诗中流露出不满现实,自持清高。与曹邺有晚唐"二曹"之称。原有专集,已散佚,后人集为《曹从事诗集》。�

莫休符

【莫休符】生卒年待考。唐代官吏、学者。广东封开县人。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融州刺史、御史大夫。晚年辞官退居桂林。于唐光化二年(899)写成《桂林风土记》,将所见所闻录入书中,是一部有关桂林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最早的风物志。书中有李渤、元晦、裴行立、韦灌等人开发桂林山水、修建风景名胜的记载,以及张固、卢顺之、张丛、元晦、路单、李渤等吟咏桂林山水的诗作,多为轶篇,弥足珍贵。原书3卷,宋时已佚失两卷,今存1卷,42个条目。�

赵观文

【赵观文】生卒年待考。唐代状元。广西桂林人。官翰林院侍讲。唐乾宁二年(895)应进士科时,由于考官舞弊,录取张贻宪等25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落第举子对此不满,指责考官崔凝,纷纷要求重考。唐昭宗下令在武德殿重试。赵观文被钦定第一,高中状元。赵观文自持正直,不善阿谀奉迎,终因言辞过激,得罪了权臣刘季述,托病辞官归里。唐桂州长史朱韫新修尧舜祠落成时,特请其撰写《桂林新修尧舜祠祭器碑》。陈可环任桂州都督时,特将其所住街坊改名进贤坊。清人于凌汉等人在其家乡立"赵状元故里"石碑,策励后进,以垂永久。�

石安民

【石安民】生卒年待考。宋代官吏。字惠叔,广西桂林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象州判官,执法严明,决狱明恕。后分教廉、藤二州,提倡德教,文风大振。早年曾从沈晦、胡寅游,受知于张浚。能文善诗,博学多能,与其弟安行、安时并称"三石"。后知吉阳军,未赴而卒。著有《惠叔文集》。�

包裕

【包裕】(1437~?)明代官吏。字好问。广西桂林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任抚州推官、监察御史、贵州巡按、云南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佥事等职。置身官场,却淡泊名利,"凡事务通民情"。在抚州时,郡无冤狱,时人称为"小包"。在云南时,督兵讨平叛乱,区划地方事宜,"遗利甚广,滇人赖之"。因不满官场腐败,以疾辞官归乡。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捐钱出力,修整会仙岩,并撰有《重修广西省城碑记》、《桂林五贤祠记》、《永济桥记》、《重修怡云亭记》、《重修临桂县治记》等碑文。平日居家以诗酒自娱,闲暇时邀集地方官吏冯镐、陈崇德、管琪、周进隆等畅游题咏,在伏波山、月牙山、南溪山、虞山、华景洞等处有题诗、题记。其诗文多被收录于《三管英灵集》、《粤西诗载》、《粤西文载》中。著有《拙庵稿》。�

吕调阳

【吕调阳】(1516~1580)明文渊阁大学士。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广西桂林人。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廷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太保、少傅兼太傅、吏部尚书等。留京近30年,以廉正闻名。教育监生时,注重言传身教,先德而后艺;为穆宗帝讲学,引经据古以规时政,深得朝廷敬重。能文能诗,古雅淳厚。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并纂修嘉靖、隆庆两朝实录。万历六年(1578)秋,因病辞官归乡。撰有《佛塔寺碑》、《全州建库楼记》、《勘定古田序》、《奉国中尉约畲墓志铭》等碑。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f?kz=103161855

2回答者: kkchina-都司七级 2007-12-24 13:03

我来评论>>相关内容

•桂林名人事迹

•桂林名人是都可以?只要是桂林人!

•桂林名人什么年代都可以!只要是桂林人!

•桂林“名人”

•桂林的名人电子词典维修点?

更多关于桂林名人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名人资料桂林

其他回答共 1条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古有赵观文、曹邺、蒋冕、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继昌、王鹏运、况周颐、唐景崧、近有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以出生年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为“文化名城”桂林的骄傲。

{桂林历史文化}桂林历史名人

虞舜:为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禅让贤君,幼年丧母,对父及后母尽至孝道,用象耕田于历山下,受尽磨难,时洪水猛兽为害,由四岳推举尧帝任其摄政。他勤于政事,巡行四方,体察民情,解除民疾。尧帝去世,虞继其位,仍咨询于“四岳十二州牧”,挑选贤人,于下大治,又选治水有功之禹为继承人。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相传虞帝晚年曾南巡桂林,登临虞山,视察岭南山川形势,死于苍梧之野。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著名诗人,南朝刘宋时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为纪念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和阮咸五人,特建“五咏堂”在读书岩旁。“七贤”中的王戎和山涛因贪恋权势,为颜所鄙视,故不在“五咏”之列。北宋时,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黄庭坚书录颜延之的《五君咏》。刻碑石于龙隐岩内。是桂林石刻之珍品。

鉴真大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后,曾于天宝九年(750)从雷州半岛北返途经桂林,受到官、僧的隆重欢迎并在开元寺主持授戒大典,时桂州都督冯古璞率领驻此的岭南七十四州官人、选举试学人等数百人,接受了菩萨戒,盛况空前。鉴真大和尚一行在此休整了一年,后下桂江,经阳朔、平乐、梧州、广州北上。回到扬州后,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此为桂林佛教史上一盛事。

朱邦苎(?--1572),是七世靖江王朱经扶的嫡长子,嘉靖六年(1527)袭封王位,隆庆六年(1572)薨,谥号恭惠。

朱任晟(1538—1608):靖江宪定王,是八世朱邦苎的次子,叔袭侄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辅国将军进封靖江王,三十六年(1608)薨,谥号宪定,终年71岁,是靖藩中年寿较长者。

性因,原名金堡,号道隐,浙江钱塘人,崇祯庚辰科进士,官至南明永历朝兵科给事中,因直言“罪谪”至桂,削发为僧。但仍心怀报国,关心抗清大事,常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名臣瞿式耜共商复明大计,极受时人尊敬。瞿、张二公抗清成仁后,被暴尸于天,他与栖霞寺主持浑融和尚仗义冒险收殓,成为忠义之举。

徐悲鸿(1895-1953),我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35年因反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愤然离开南京来到桂林讲学和创作。李宗仁先生特在阳朔购置一座砖木结构的单进三开间平房给他作卧室、画室以及客厅,1936年居入,居住年余。在此,他自称“阳朔天民”,创作了《漓江春雨》、《走岂渡》、《鸡鸣不已》等名画。

丈夫带二房出国定居,临走前告诉妻子 那里一夫一妻,麻烦你留下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