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清朝雍正为何痴迷于八字,还经常亲自给大臣算命《雍正王朝》老十三临死前为什么说当年的算命先生没说错《雍正王朝》中,两个算命先生谁更厉害你怎么看根据出生的生辰八字来算命,其实这种占卜的方式是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而且雍正对这个也是很痴迷的,他甚至是把算命运用到国家的政务上面,他给大臣去批八字,其实就是为了考察一下大臣。由此看来雍正对于算命的这种东西还是比较有研究的。
在雍正六年的时候,他在批阅密折的时候派人发去密旨,要把他想要的人的八字都拿到。后来岳钟琪是把手下重要将官的八字写入到密折,当时是雍正亲自给他们去算命。如果算到这些人的八字都不好的话,他就可能不会重用这一群人,虽然说命理这种东西是比较虚幻的,但是信的人总是会信的,所以雍正在弄人的时候就会参考生辰八字。
这也是拉近他和大臣的一种手段,因为雍正对于他的亲信事比较关心的,他可以通过给他们看八字,看出他们会有什么灾难,或者是一些疾病,我觉得这样的方式的话,雍正觉得在用人方面是更加的得心应手,因为他看出谁的命是好的,或者是有一些事情上面安排谁去做会更好一点。所以他在位的时候都是比较依靠生辰八字。
我觉得雍正的兴趣也是比较接地气的,虽然他是天子,但是也不代表他的兴趣爱好一定就是狩猎琴棋书画等等,我觉得这样其实他也是通过命理来认识整个世界。但是这样的话也是有可能被一些不怀好心的大臣欺骗,因为八字这种东西是可以捏造出来的。
这里的算命先生是指的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最重要的谋士邬先生。邬先生在雍正潜邸时说过老十三拥有92岁的阳寿,而老十三临死之际才46岁。但老十三却说明白了,却说知道了,说邬先生没有说错。老十三为何这样说,其实剧中交代的很清楚,但隐藏着很明显的深意。下面宋安之来为大家说道说道。八王议政是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剧情,剧中各路大神将演技发挥的神乎其乎。可以说是九子夺嫡之后的又一大高潮。这个高潮剧情的收尾人是老十三,也可以说是老十三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出手了。(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这次出手也是够惊艳,彻底将老八为首的八爷党在雍正朝的最后反抗或者说垂死挣扎粉碎,使雍正扫除了新政以来的不稳定局面,将真正有威胁的八爷党连根拔起。在完成这次回光返照的大手笔以后,久病的老十三终于支持不住了,在朝堂之上当场吐血,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老十三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给雍正说自己要走了。雍正心慌之下说不会的邬先生说过你有92岁阳寿的。老十三稍微一思索,笑着说自己明白了,说连日带夜下来算的话正是46岁。意思是没日没夜的为帮助雍正而操劳,而且经常是带病处理政务,一天一夜的处理事务下来46岁就相当于干了到92岁的工作量。所以46岁时病逝正符合92岁阳寿的说法。
雍正王朝可以说是一部极为优秀的历史剧,在里面前期将“九王夺嫡”的故事描写的出神入化,津津乐道,除了一些真实的情况,还将艺术上的描写提高,真正的展现出了这段历史,并且很好的展现出了这段历史。
至于说里面两个算命先生,先说一个微不足道的,不过是平常的算命先生想骗点钱,充其量也只是胆子大骗到八王爷的头上来了。
而另一个算命先生却是以算命为伪装,自己却是一个高明的谋士而已,是谁呢?自然就是帮助雍正夺位的邬思道,邬先生。
邬思道多次帮助雍正出谋划策,开解他的心扉,让他知道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一切在低调中显露才华,不像八王爷那样招摇,而且将该办的事情办好,比如向百官要债的场面,虽然这样做得罪百官,得不到人心,但是邬思道却不是这样想的,认为雍正这样做却是可以得到康熙的欢心,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康熙看到一个勇于任事的孩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退退缩缩的孩子。
所以有其弊必有其利,此时不显露,却不知在哪一刻可以显露。
在争大将军王的时候,雍正想保举自己的好兄弟十三爷为大将军王,守护自己的成果,但是邬思道却对雍正说道,你应该换一种想法,不能如此,不如就推荐十四第为大将军王,这样一可以在康熙面前表现你的大公无私,二可以分解十四爷与八爷,三您推荐十四爷为大将军王,是有好处的,您可以让年羹尧为川陕总督,这样控制住粮草,扼其咽喉,就是到时大将军王他有百万大军,也得听你指挥,这就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在康熙帝临终传位的时候,更是将一切为雍正安排周密,首先安排十三爷夺得丰台大营,控制住了军事权利,抑制主了可能发生的宫变。
可以知道邬思道这个算命先生是厉害的,不是算命,而是第一谋士。